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精准对接相关领域专门人才培养需求,近日,由我校低空系统智能研究院精心筹备的首届无人机技术强化训练营正式开班。低空系统智能研究院院长李智带领其核心研究团队,全程担任专项授课与实训指导工作,为选拔出的优秀学子带来系统性、实战性兼具的技术培训。
据悉,本次训练营面向全校2024级本科生开展公开选拔,经过严格筛选,最终20余名对无人机技术有浓厚兴趣、具备较强探索精神的学生脱颖而出。训练营课程聚焦无人机系统核心技术与行业应用需求,精心设置16课时系统化培训内容,涵盖尝颈苍耻虫软件安装实操、无人机架构解析、建模技术介绍、软件在环仿真基础、飞行基本控制原理及无人机二次开发等关键模块,既注重理论知识的扎实输入,更强调实践技能的落地应用,助力学生快速构建无人机技术知识体系。整个培训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的教学模式,从无人机硬件组件的拆解认知到软件系统的调试运行,从基础飞行控制技巧到智能算法的初步应用,全程手把手指导,耐心解答学生疑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训练营的所有费用均由低空系统智能研究院全额承担,包括专用无人机训练器材采购、系统化课程研发、专业实验场地使用等核心支出,学生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这一举措彻底打消了学生的经济顾虑,为更多热爱无人机智能控制与技术应用的学子搭建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学习探索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研究的积极性。李智表示,研究院将持续聚焦低空经济领域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训练营课程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通过“理论+实践+项目”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服务临汾低空经济发展,为学校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奠定基础,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李磊/文 王泽田、张哲凯/摄)





我校首届无人机技术强化训练营开班
初审:程晓莉
复审:李 磊
终审:陈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