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校团委联合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遴选美术、文保专业20余名学生代表,赴隰县参加了“悬塑光影·文创赋能”青年夜沙龙活动。学生们在实地探访中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与黄土文化底蕴,深挖文化滨笔破圈密码,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助力临汾文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临汾市委、临汾市青年联合会主办,共青团隰县委员会协办,汇聚了全市青年文创工作者与美术工作者共探行业新方向。

我校学子参与临汾市“悬塑光影·文创赋能”青年夜沙龙
活动首站聚焦非遗交流。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已形成草编、面塑、钩织等多元非遗矩阵:草编技艺培训精准覆盖乡村妇女、残疾群体及青少年,在传承手艺的同时帮参与者重塑自信;钩织传承人张国荣老师分享创作经验时强调,非遗技艺需紧跟时代审美,在创新中焕发新活力。随后,学生们先后走进玉泉寺与国家黄土地质公园,在触摸历史脉络、饱览独特地貌的过程中,积累文化创作的原生素材。稍作休整后,大家前往小西天景区深度体验悬塑文化,通过“逛场景、尝特色、亲体验”的方式,探索“文旅+文创”融合的可能性,为后续创作储备实景灵感。


在文旅局非遗馆开展的文创沙龙环节,活动迎来高潮。山西省山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山山艺术学校创始人郑鹏(同时担任不二山书院创始人、不二山文旅创意部总监),以“从地域文化中挖掘创意灵感,突破文创产物落地瓶颈”为主题作分享,用实战经验为在场者指点迷津。交流互动中,我校学生结合“吧唧”“拼豆”等当下热门潮玩元素,提出非遗创新设计思路,凭借年轻化视角与创意巧思获得全场关注与认可。

活动尾声,共青团隰县委员会书记张煜对学生们的参与表达感谢,他寄语青年群体:“希望大家将个人专业所长与隰县文化资源深度绑定,在文创创作领域积极作为,带动更多青年为隰县‘火起来、亮起来、活起来’贡献智慧。”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触摸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黄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激发了大家对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深度思考,为后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文化传承实践、打造特色文创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校团委 供稿)

初审:赵佳婧
复审:李 磊
终审:陈 琳